欢迎来到长治日报
04:科技
~~~——我市倾力打造科技、人才聚集“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科技领航育新机 人才赋能开新局
——我市倾力打造科技、人才聚集“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长治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在添加剂加持下,煤矸石成为旅游公路的路基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专家在实验田里开展玉米新品种关键指标对比
   ①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人员在开展深紫外芯片研究    ②成功汽车流水作业生产线    ③潞安赛拉弗光伏系统公司生产车间    ④高科华烨LED封装项目车间

本报记者  朱海云

  创新为要,人才为先。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相结合,着力提升创新驱动效能。1月1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各类要素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强化产教融合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基础。

  2023年,我市围绕创新驱动谋项目、促发展,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发展新路径,认真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突出“人才+政策+平台+项目”导向,努力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科研平台延伸两大基地高地,不断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时光不语,留下的每一帧都是奋进的足迹。

  过去的一年,全市新认定8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8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6家,落实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并派驻第三批企业特派员54名到岗服务,与北京对口合作项目达到47个,全年共建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5家、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8家,成交技术交易765项,完成交易额31亿元……为我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技力量。

合力攻坚   推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合作根基。2023年10月10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纲举目张完善顶层设计,印发《长治市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出“411”计划和“十大行动”,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探索出长治创新路径模式。

  为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市委人才办牵头科技、工信、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长治市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支持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申报省、市“揭榜挂帅”和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其中,山西大学刘耀明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王颍莉教授由省科技厅获批到我市振东制药公司等两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

  市委人才办主任何光普表示:“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建立院士工作站已成立‘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卓越水泥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了‘山西省煤系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中心’,沁州黄小米集团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合作建成了‘山西省谷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中心’……各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扩面提速,引领全市三次产业同步创新转型,实现协同跨越发展。”

  系统谋划,高位推进。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市科技局成立以长治市引进国外智力(专家)服务中心牵头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并实行各级领导包联省校合作项目,与各县区、高新区、经开区上下联动,开展入企服务,努力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落地。

  2023年5月8日,全市深化校地合作暨高位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座谈会召开。长治市引进国外智力(专家)服务中心精选我市10大产业领域中25家企业、4家研究院(研发基地)和36所高校的合作研发成果,在会上集中展示,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理念和技术支持。

  “目前,我市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总计已投入13189.85万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总计已投入13955.36万元。”引进国外智力(专家)服务中心主任王旭辉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不断改善投融资环境。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为科技研发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借智攻关   助力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自2021年9月8日首批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正式启动后,截至当前,我市已先后派驻三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共计166人次,到全市12个县区及高新区、经开区的150多家规上企业开展工作,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赋智赋能。

  扫描、点测、筛查……在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兼任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创新中心主任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刘乃鑫博士,正缜密精细地查看新上线的深紫外LED芯片生产流程。

  “我应该是咱长治来得最早,也是待得最久的一名特派员了。经过为期两年的科研、技术攻关,我们的核心产品深紫外LED芯片的光效和可靠性性能均得到大幅提升。”刘乃鑫博士说,“当前,我们制备的深紫外LED内量子效率超过55%,电光转换效率达5.6%,一系列深紫外LED器件的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量产,这让我成就感十足。”

  “自从刘博士来到企业,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就有了‘总参谋’。”中科潞安高级项目总监翟昭宁补充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公司新申请到一项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两项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2022)、一项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和一项申请国家自然区域重点联合基金,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精准把脉企业发展需求,把科技创新的火种播撒到第一线。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来自28所高校的62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底蕴深厚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科技服务1000余次,合作开展各类项目41项,联合共建7个省级创新平台,申报专利7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完成技术方案59项,助力各大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推动全市科研成果转化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按下“加速键”。

延伸链条   亮出科技创新及人才引育“先手牌”

  走出去,广揽八方英才;引进来,留得凤凰长栖。

  2023年以来,我市在深化省校合作上持续发力,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各县区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探索人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全链条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引进一名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做强一个产业,为长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这一年,市科技局组织市经开区、高科华烨赴复旦大学对接项目合作,高新区与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就信创产业的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建立博士工作站等达成合作意向,襄垣经开区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化工联合实验室协议……

  这一年,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全球合作研究院院长刘广青教授一行两次莅临长治,就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精细化工项目、生物质能深度开发利用和农村能源革命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这一年,上海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祝凯教授,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南京钢铁公司等专家团队与壶关县金烨钢铁集团就氢冶金冶炼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特殊钢冶金与制备中试基地项目开展对接……

  百舸争流千帆竞,踏浪潮头奋楫先。在一次次互利共赢的对接交流中,校地双方“双向奔赴”,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在一处处产学研用平台搭建中,打好创新创业组合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孕育一颗颗高质量发展“种子”,为我市“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汇聚起磅礴动力。

  热情的长治求贤若渴,奋进的长治大有可为。在长治这片热土上,校地双方抢抓合作机遇,积极沟通对接,倾心倾力服务,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瞄准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助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上党大地上,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治篇章点燃“智力引擎”。



加强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储备

浅溪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我市依托各类机构平台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地和相关部门要落实落细政策,吃透原则,制定细则,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完善政策引导、创新培养机制、优化成长环境,以人才竞争力引领科技创新力、社会生产力,推动更多科技人才在新时代脱颖而出、大有可为,让政策红利更好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完善政策引才育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突出政策引领,既要解决好人才的“燃眉之急”,更要着眼长远办好“暖心事”,使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真正做到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精神上真诚关怀。要制定出台操作性强、吸引力高、实用性好的引才育才政策,健全激励科技人才担当作为的制度体系,实现培养引进、开发使用、流动配置高效联动,开辟成长进步“绿色通道”,确保青年才俊发展好、有前景。

  创新机制敬才爱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等用人观念,纠正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不良倾向,以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姿态广开贤路、爱才惜才,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研自主权等激励措施,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挖掘出来、推荐出来、使用起来,构建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新模式,激活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形成凭能力说话、以实绩论才、靠贡献进步的科研氛围。

  优化环境用才留才。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认真倾听人才心声、了解人才需求、征求人才意见,要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文化环境,不断培厚创新的沃土,让更多科技人才潜力有地方激发、才华有地方施展、活力有地方迸发,让其加速奔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 © right 长治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科技
科技领航育新机 人才赋能开新局
长治日报科技04科技领航育新机 人才赋能开新局 2024-03-05 2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