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治日报
03:专题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企业以科技创新勇推产业迭代升级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向新而行争出彩 拼搏实干勇向前
——我市企业以科技创新勇推产业迭代升级
  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霍家工业厂区

  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调试产品

▉编者按

  漳泽湖畔,谋“质”风起,求“新”浪涌。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一“动力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同时明确提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结构优、质量高、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为大局作贡献,为未来蓄动能。放眼更具挑战的新一年,广大企业正以更加向上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全力以赴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在激烈竞争中蹚出新路子、拓展新空间、赢得新突破。

农业产业延“链”增收——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报记者  潘银丽

  一粒潞党参种子只有一颗小米的十分之一大小,做到精准播种并不容易。在平顺县上党中药材专业镇,一台由山西药科职业学院研发的潞党参播种“神器”绳播机将为潞党参种植带来新“解法”。

  “绳播机就像种子的编织机,可实现极小种子的精量播种。用它来种潞党参,既省人力又省工序。” 上党中药材专业镇中药材文化展示厅讲解员介绍,将一粒一粒精选出来的潞党参种子编到绳子里,把绳子直接种到地里,就可以实现精准播种。

  相比传统“天女散花”式播撒育苗,绳播机的应用不仅可以省去潞党参育苗、移栽环节,标准化操作还能极大提高潞党参出苗率、亩产量和亩收益。绳播机投产后,预计潞党参亩产可从200斤提升至350-400斤。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协同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作为潞党参主产区和正宗原产地,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平顺县一直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寻找增值空间。

  在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潞党参正在上演“变形记”。经过清洗、烘干、分拣、质检、提取等工序,一盒盒封装好的潞党参口服液被打包装箱,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从“农头”到“工尾”,既要做好“头部”农产品的增值空间,也要做好“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

  “潞党参口服液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每年产量7000多万支,所需要的潞党参原材料大约是1300吨。”该公司质量总监段兴华介绍,公司和平顺45个村签订了种植协议,坚持保底收购、随行就市的原则,免去农户种植药材的后顾之忧。

  作为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深化和山东大学、山西药科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合作,中药材产品从口服液扩展到了片剂、胶囊、丸剂。除此之外,还创新研发潞党参植物饮、潞党参浓缩饮、党参炒粸、党参太谷饼等系列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潞党参品牌价值。

  眼下,在平顺县新型工业园区,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生产数字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段兴华说:“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我们将加紧推进这个数字化项目,早日实现中药材前处理、加工的自动化,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检测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中药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从传统育苗到机械化播种,从初级农产品到中医药制品,在平顺,“农头工尾”“头”“尾”共进,一条惠及农民、联结企业、连通市场的全链条乡村产业集群链条将愈加坚固。

金融“活水”润泽发展——

联动银企“解渴”企业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王涵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财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立说立行。1月7日,财鑫融担工作人员再次走进山西中科惠安化工有限公司,主动询问企业金融需求。

  “‘科技创新保’是财鑫融担为我们科技创新型企业量身定制的一对一融资方案,政策清晰明了,办理流程便捷。”说起财鑫融担,该企业投融部总监张洁赞个不停。前不久,得益于财鑫融担的高效服务,中科惠安升级产品,年产5万吨的碳酸二甲酯新生产线按期顺利投产,有力加速企业向“新”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落地转化,需要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尤其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这其中,融资担保具有“增信、分险、中介”功能,是保证血脉“畅通”的关键。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财鑫融担将继续做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贷’动企业创新发展,让科创型企业无后顾之忧,安心创新发展。”

  推出适应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鑫房保”“鑫信保”“商票保”“浦房保”等多款标准化、透明化、特色化融资担保产品,不断简化业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高效担保服务。近年来,财鑫融担积极创新,搭建创新融合发展平台,打造“担保+数字化平台+核心企业+银行+链属企业”全产业供应链模式,研发拓展“商业保理+担保”“委托贷款+担保”等业务,形成“基金+银行+担保+产业”一体化金融服务集群,全力推动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有效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周转率。目前,财鑫融担已在我市钢铁、建筑、煤炭等行业形成特色化、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方案,与部分中大型核心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并为链上小微企业提供3000万元融资。同时,有效缓解小微和“三农”实体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落地有关产品245笔,涉及金额共10.4亿元。

  电力行业也是技术门槛较高且需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前几日,长治市成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资金运转暂时出现缺口。在了解到企业有资金需求后,财鑫融担第一时间结合企业经营情况,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仅用3天就完成业务审批,银行发放贷款提速,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融资担保作为连接银企的纽带,对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市财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备表示,下一步,财鑫融担将牢牢把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围绕核心客户群体,业务进一步推进,供应链担保做深做实,加强对合作银行机构的业务跟踪,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以担保杠杆撬动金融“活水”,润泽我市实体企业发展。

传统产业提“智”发力——

用新技术找增量  用新办法拓赛道

本报见习记者 原庞博

  冬日暖阳高悬,金色阳光倾洒而下。自空中俯瞰,霍家工业有限公司厂区,一根根钢铁管道有序排列,熠熠生辉、宛如巨龙,尽显磅礴气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支持煤焦冶电等企业深耕主业、延伸链条。同时还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蓝图既定,实干为先。眼下,霍家工业“年产1万吨PVDF生产基地”“3万吨PVC技改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项目已完成建设,正在抓紧做投产筹备。

  “PVDF项目是在原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的基础上,将传统PVC树脂升级至新能源领域树脂的一个项目。”霍家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明庆介绍,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主要产品为一种新型的氟碳热塑性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

  那么,这种新型材料有什么用途?“PVDF主要应用于锂电粘结剂,以及太阳能背板膜等高端领域。”霍家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明庆说,“项目投产后将实现从低端传统PVC树脂到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的转型升级,为企业精细化工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同时为我市化工产业链原料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不断升级、产品不停迭代,正是这些年霍家工业持续深耕主业、延伸链条的真实写照。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前进,是绕不过去的必答题。霍明庆坦言:“看过去,我们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看现在、看未来,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方法从哪里来?

  精耕细作、练好内功。这些年,霍家工业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柔性引进夏浙安教授专家团队共建产学研基地,以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向着更“高”更“新”发展。

  从最初“煤炭开采1.0版本”不断更新,到如今“精细化工5.0版本”,自1993年创立以来,霍家工业一路开疆扩土,已发展了从发电开端,到生产PVC、水合肼、烧碱、氯丁橡胶、钛白粉、聚苯硫醚等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且不少都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像氯丁橡胶产品,目前基本占领国内一半市场,还出口到欧盟、印度、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霍明庆说,“除了主要产品,我们工厂内所有衍生品都能成为再利用的新产品。”

  自备电厂产出的电和蒸汽供应全部厂区及污水处理站使用。树脂厂产出的氯气、盐酸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及合成橡胶、水合肼等产品使用。所有厂区产出的稀硫酸、次氯酸钠等废水,都会经专用管线回收至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以中水方式利用……

  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霍明庆还有很多想法:“霍家工业将抓好今年‘重大项目建设年’契机,深入挖掘产业潜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力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战新产业向高而攀——

科创成果“照亮”健康新未来

本报记者 朱海云

  1月9日,走进位于长治高新区5G智创城的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穿戴式紫外光疗仪、接触式紫外光疗垫、坐式紫外光疗椅等多款自主研发的创新应用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自2023年8月落户长治以来,短短半年时间,依托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建立了产品制造中心,并通过实施半导体无创光医疗产业化项目设立工程中心、大数据科技平台和远程健康管理中心等。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近年来,长治围绕LED光电产业,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已发展成国内少有的集衬底、外延、芯片、封装、照明、消杀、医疗等于一体的LED全产业链,这与我们的发展需求极度吻合。”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永强表示,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光,在长治汇聚成一个近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光益生科技所从事的无创光疗领域,源于‘十三五’时期团队承担的国家重大课题,引发了我们对UVB紫外光波段的深刻认识。从那时起,我们便认定,每一束‘光’都有健康的力量,每一束‘光’都有健康的使命。”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说。紧紧抓住长治紫外LED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机遇,公司依托国家级光医学团队指导,以紫外、红光等多波段无创光疗设备的创新开发、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推广为主责主业,致力于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无创光疗技术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为全市LED光电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作出积极贡献。

  过去的一年,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组建班底、筹建公司、落户高新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多元化”发展模式。“一体”就是集团总部设在长治,包含生产制造中心、无创光医疗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科技平台和远程健康管理中心。“两翼”,则是在北京设立示范应用推广中心,在海南设立创新实验研发中心。“多元化”是指光益生科技不仅深耕紫外领域,在红光等领域等都将有进一步布局,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检测等工作也在紧罗密鼓地进行着。

  为架构起以生命健康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2024年6月4日,光益生紫外LED无创光疗提升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长治医学院举行。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在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进一步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范,为无创光疗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开启我市无创光疗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征程。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不竭动力。未来,光益生将致力于打造国内无创光疗龙头企业,践行紫外无创光疗技术领跑者使命,积极构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带动无创光疗产业集群化,助力长治紫外光谷和“光医疗之都”建设。

  摄影:本版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提供     版式设计:高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 © right 长治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向新而行争出彩 拼搏实干勇向前
长治日报专题03向新而行争出彩 拼搏实干勇向前 2025-01-11 2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