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安全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压舱石”,须臾不可放松,片刻不能懈怠。当前,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已拉开帷幕,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市安委办印发《长治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聚焦十项重点活动,从强化宣传教育、深化隐患排查、提升应急能力等维度精准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宣教与风险防控体系,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切实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活动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活动时间:2025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十项重点活动解读
1 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深入学习。以发表理论文章、评论言论、实践报道等形式开展宣传阐释,鼓励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成果,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邀请专家学者,在各级电视、报纸等平台开设的“应急管理”专栏进行深度解读,加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开展安全文化主题宣传
持续用力培育全社会安全文化,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微课堂、主题辩论赛、参观见学等活动。组织观看“安全生产月”活动专题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片、事故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解析片,组织好“全民安全公开课”、安全生产主题读书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切实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3 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
充分认识持续深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标准宣贯活动。引导企业主动对标贯彻实施,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生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确保各项宣贯任务落地落实。
4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辨识宣讲
邀请安全领域专家、应急系统先进典型,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分享安全知识、应急技能与先进工作经验,为群众详细讲解安全隐患的成因、辨识方法和处置措施。组织专家解读、骨干宣讲,增强风险辨别能力。同时,鼓励热心公众加入志愿队伍,壮大应急宣传力量,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宣传活动,创作并在多平台传播趣味性、实用性兼备的短视频、微短剧等宣传作品,提升宣传效果。
5 发动全员查找身边隐患开展安全隐患有奖征集活动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机制的宣传,发动全员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并依据《长治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和《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开展安全隐患举报有奖活动,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涵盖矿山、危化品、消防、交通运输、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形成风险隐患整改清单,逐一进行核实确认、落实奖励和限期整改。
6 开展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
围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一宣传主线,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组织开展有效的、切合主题的宣传和演练(推演)活动。
根据本行业领域事故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以查找安全隐患为主的应急演练,使全体从业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熟知安全隐患查找和辨识方法,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情景模拟排查安全隐患、实战推演、逃生演练、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学习。
组织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指导基层单位开展数字推演、实战模拟和综合演练,演练内容涵盖隐患识别、应急处置、逃生避险等方面,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充分运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特别是“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各类安全隐患,争做公共安全的“吹哨人”。
7 精心组织策划“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全市“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期间,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策划,切实开展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设置宣传点位、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疑虑,充分展示“十四五”期间应急体系规划成果、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设置应急管理科技成果展示区,展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设备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赋能技术装备;设置咨询区,接受群众关于安全生产、居家日常安全等方面咨询;设置互动体验区,让群众亲身体验安全防护设备使用、应急救援技能操作。
8 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聚焦“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本着“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的理念,切实组织好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进企业:组织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旅游景区、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研发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普及;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进农村:发动乡村干部、网格员、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向农村居民普及农业机械、有限空间、自建房、燃气、野外用火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开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进社区: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知识普及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等,鼓励群众查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老旧电路“带病工作”、违规动火等身边安全隐患,争做安全“吹哨人”。
●进学校: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礼堂、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开展防溺水、防踩踏、防触电、防火灾等安全教育,组织地震、消防等日常演练。
●进家庭: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隐患排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以及常用安全应急装备使用,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9 开展安全应急科普作品创作活动
结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实际,鼓励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安全应急科普作品创作。积极参加全省应急管理科普讲解大赛、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征集展播等活动,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鼓励,激发创作热情,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科普图书、视频、动漫、游戏等科普作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各类平台,广泛传播优秀科普作品。
10 强化科普教育阵地建设
加强安全应急科普场馆建设和管理,完善场馆功能设施,丰富展示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应急科普场馆在安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安全应急科普场馆、主题公园建设,在自建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消防救援队、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安全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组织好应急科普场馆开放,切实将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版式设计:高琪
文字整理: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