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文艳
从长治市区沿着五一街西行,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就是西二环的中段,再由此向南,便会看到双向八车道的大路西侧,鳞次栉比的商铺市场中间有一条宽20多米的水泥路口,迎面矗立着一座高大气派的不锈钢拱门,镶嵌着三个明光锃亮的朱红色大字:南寨村,这就是我的故乡。
据《长治市地名志》注释:“五代开平元年,后梁大将李思安统兵围攻潞州时在此夹寨城后,此村称南寨。”进拱门,沿着这条宽敞笔直的入村主干道缓缓西行,掩映在绿荫之后一排排农家二层小宅院,便会与你擦肩而过,目不暇接之间,几幢时尚的住宅楼又从主路右侧的农家小院后拔地而起,路口赫然而立的一块标牌上写着“南寨小区”,字体苍劲有力,分外醒目。
走过小区门前,下一个慢坡进入古村区,映入眼帘的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农家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树木葱郁曲径通幽之间,令人赏心悦目。村委会门前的十字路口摊商遍布,熙来攘往好不热闹,使我又想起了故乡南寨还曾是一个享誉晋东南地区的“豆腐村”。清末民初时的南寨,仅有百十来户,其中就有90%以上的家庭都是靠做豆腐为生,并因其煮不化、不易烂,柔软韧滑、甘美爽口的独特口感而声名远扬。曾盛传过这样的顺口溜:“南寨豆腐走四方,柔韧美味回口香,逢年过节头牌菜,京城进过御膳房。”遥望当年,每日黎明迎着太行之脊上泛起的一缕缕晨曦,从这个“古村高低屋、林梢烟似带”的十字路口,涌溢出肩挑手推卖豆腐的人们,越过弥漫着阵阵豆香的袅袅炊烟,朝着四面八方而去,多么像一幅精美的画作定格在时光深处。
穿过这段村里最繁华的地方,继续行走200多米,绕过一个大照壁,便是村西口外一大片由河滩地、湿地、耕地交织而成的田野,老辈人称之为泊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泊地里主要种植优质潞麻和插播时令蔬菜。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泊地里盛产出来的潞麻色泽洁白、皮薄性韧、纤维修长、柔软光滑,是优质潞麻中的精品,驰名中外,还曾入选高小的地理课本。据近年来众多学者考证,著名的历史典故李隆基“潞河逐鹿”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此处还是一片“漳川水绿抱新堤、野丛宿鹭闻鹿鸣”的阔水区。因而引得时任潞州别驾的李隆基在此“因鞭而逐之、应弦获鹿”,成为千百年来世人津津乐道的又一传奇。
以上提到的“漳川水”,指的是泊地西边那条近20米宽的浊漳河,即故乡的母亲河,由南向北沿着泊地的西岸舒缓而流。浊漳河平日里十分清澈,清澈的可见小鱼在水下的青草中追逐嬉戏,可见青蛙于河边蹦跳,只是在夏日雨季发大水时才会显露真容,泥沙翻滚波涛汹涌,犹如黄河之水奔腾而来,让顽童们不敢靠近。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正对着村子主干道的浊漳河西边,是由西往东而来的蓝(亦称岚)水河入漳口,使得慕名而来的历代游客雅士们惊叹不已地看到,“漳水混浊,蓝水清湛,蓝水入漳后清浊分明,如同泾渭,蔚为壮观”“漳河水大,蓝河水小,如同玉带长拖顺流数里,描绘出上党盆地著名的八景之一‘漳水拖蓝’,美不胜收。”
尤感欣慰的是,“漳水拖蓝”之处已被市、区两级政府列入生态观光重点恢复建设项目:沿河两岸杨柳成荫、粉妆玉琢,河床上下天蓝水清、鱼翔浅底,广阔的田野里秋禾金黄、香氲千顷。
徜徉在这如锦似绣之间的家乡,不由得心醉神迷、流连忘返,轻抚那穿越了无数光阴与变迁的泥土,尽情欣赏眼前这片温馨而灵秀的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