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治日报
04:文化·副刊
冯村的八音会

  □ 任峰

  和其他地方的八音会不同,上党区(原长治县)冯村用的是叽呐,这种比唢呐小几号的乐器,表达的情感更加细腻。

  冯村的八音会师承于北张村,这事还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说起。村南的富户李金元出资,把上党区乐班翘楚——北呈乡北张村的八音会请来。村里的小伙子们盯着师傅的一招一式,悉心揣摩,学习了整整一个冬天。到了年根儿,李金元和大伙儿以入股形式筹资,每人一块银元买来乐器。自此,冯村的八音会正式成立。

  锣、鼓、镲、旋、二胡、笙、笛子、叽呐,八音会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唢呐为王,二胡、笙、笛子辅佐,武场则是锣、镲、旋等。随时要听鼓板的节点,吹奏者不仅能吹各类歌曲,还要能吹整本戏文,锣鼓节奏有致,嘹亮利落。情到深处时,将手中的家伙抛向几米高空,随手接来,继续按节奏敲打。如此这般,张驰有度,粗犷豪放的锣鼓喧天,柔中带刚的笛箫悠扬。那些整天侍弄庄稼的壮汉,闲瑕时间,双臂举投上下,掀起了冯村夜空壮阔的波澜。

  1981年国庆节,长治县举行全县节目汇演,接到通知后,各个乡镇都在酝酿筹划,拿出最精彩的节目。冯村和看寺村联手,组成威风锣鼓八音队到县城汇演,时间紧任务重。两村的汉子们晚上聚在一起,冯村挑头,看寺村配合,公社又出资增添了一些乐器。就这样,看寺村的师傅们,每天早早收工就赶往冯村。这是一个有难度的契合过程,两个乐班的节奏、打法虽然相近,但要完美地融为一体,需要高度默契,这就需要不断打破原有节奏,反复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十几天的磨炼,这近百人的八音会,终于成功地把本地两个相近的团体演奏合二为一,打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加汇演那天,县城的各条街上人山人海,人们穿戴一新,载歌载舞。在各乡镇的演出中,司马威风八音会最后一个上场。经过一上午的狂欢,观众大饱眼福,有的已经准备离场。

  “咣”,随着一声铜锣轰然炸响,大家眼前一亮,瞬间被这雄壮的阵势所吸引。二十面铜锣,二十对镲,其他乐器也都是平时的两三倍,近百名红衣汉子,赤裸上身步入会场。紧接着,他们在县政府大院里腾挪跌宕,敲打出振聋发聩的声响。时间仿佛静止了,人们的目光被沸腾的烈火点燃,没有序幕,也没有开场白,粗犷的动作如同春潮澎湃,又似万马奔腾,带领观众直接进入激情的巅峰 。

  “咚、咚、咚”,随着紧凑的鼓点,四十面锣镲同时飞出,在高空炸响,随后又被稳稳接住。当人们伸长了脖子,还在期待下一个绝活时,锣鼓声已戛然而止。紧接着,动听的细乐如同破冰的春水,在场上缓缓流淌。这流水行云般的天籁之音,缓缓牵引着大家的情绪……

  粗家伙,细声乐,激越与舒缓,喜悦与忧伤,如此交替几番,人们在这一紧一松的旋律中陶醉了。     

  又一阵响锣敲起,内行的听了出来,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这已经是八音会旗开得胜,在鸣金收兵了。这场汇报演出,司马公社荣获了最高奖项。

  从此,冯村的八音会声名大振,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日子里,多次受市、县多家单位邀请,参加了众多比赛和演出。

  当时光的车轮进入2022年,冯村的八音会又迎来了春天。当时,村里的年轻人中,一个叫王强的后生,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龄人发出倡议,重振村里的八音会。犹如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块石头,这一倡议迅速得到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董志强的支持,更令人可喜的是,他们这一茬人,大多数夫妻两人都爱好民乐。王强出资买来了各种乐器,又和董志强拜访了八音会里的各位前辈。

  师傅们正愁手中的绝活没人传承,一听来意,都喜出望外,双方一拍即合,他们选址在冯村河边的两间房子里,一是离村子远点,晚上不扰民,二是河边空气清新,地点又偏僻,利于大家专心学艺。就这样,冯村的八音会一下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家空闲时就聚在一起,老教少,男帮女,短短几个月,这伙新手们就学得像模像样。

  端午节,也是冯村的庙会,这一天,新的八音会正式在公开场所亮相,大家穿着崭新的服装,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演出。这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沿着村里的大街巡演,而后又到了村东头的三官庙,在庙里的大院中,大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祈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冯村的八音会,又重获新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 © right 长治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文化·副刊
从《哪吒2》 看“中国风”
冯村的八音会
饺子是家的味道
父爱如山
一张旧照片
属蛇
咏春
长治日报文化·副刊04冯村的八音会 2025-02-21 2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