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治日报
04:文化·副刊
属蛇

  □ 郭安廷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生肖符号,也就是属相。这个符号与生俱来,相伴一生。

  我出生的那年是蛇年,因此我的属相就是蛇。母亲给我说过这样的话:“生你那年是农历蛇年。你属蛇,生在春天里就有福气。因为蛇经过一冬天的休眠,到了春天才要醒过来。春天的蛇有食物吃,也能享受到温暖的阳光。”母亲的言外之意,是说我出生的正是好时候。我也不明白一个农家妇女从哪里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我却十分愿意听母亲这样说。

  我的老家位于太行山区的一个盆地,是大山里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这一带基本上见不到蛇,人们对蛇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书本和传说。

  我第一次接触蛇的话题是在上小学时,学习了课文《农夫与蛇》。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幼小的心灵中便对蛇留下了可怕和忘恩负义的印象。

  《说文解字》中有“它”字,就是“蛇”字,“它”字之篆文像蛇的三角形头部和直立的身体部位。“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意思是远古先民生活在丛莽间,蛇咬为患,所以互相问候:“没蛇吧?”后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美女蛇的故事,《白蛇传》里那个貌若天仙、重情重义的白素贞深入人心,她和许仙上演了一幕缠绵悱恻的人妖情未了的爱情悲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凄美的美女蛇形象,最终还是被故事情节发展定性为人格化的妖魔,让千百年来的无数人扼腕叹息不已。

  对蛇的印象如此没有好感,我便在心里一直不太愿意属蛇。改属相无望,我便和许多属蛇的人一样,每当别人问自己的属相时,我说“属小龙”。因为十二生肖中,龙排在蛇的前面,号称“辰龙巳蛇”。就有人动脑筋,蛇在龙后,便可以称为“小龙”了。

  事实上,要说“蛇是小龙”就算“攀龙附凤”的话也不太公平。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崇高无比,是神话中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动物。那么,龙是从哪里来的呢?考古专家认为,早期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也有些人则认为,古人在创造龙的形象时,尽管从多种动物身上选取了不同的形象特征,但龙身这个主要部位是由蛇身演变而来的。所以说,蛇才是龙的母本之一。

  十六周岁那年,我考上了一所大学的生物系。系里在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中,就有一门《普通动物学》。课堂上,我从理论上基本了解了蛇。蛇是生物界无足爬行动物的总称,目前生存在地球上的蛇类共有3000多种。也不是所有的蛇都是毒蛇,只有部分蛇类拥有毒性,但毒蛇不会主动对人进攻,除非它受到惊吓或伤害。蛇不是对人类毫无益处的动物,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生态系统平衡中。从生物进化论来看,蛇是比较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蛇大约出现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而毒蛇则出现的更晚一些。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个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了最后五分钟,银幕上才会出现蛇的影子,最后一分钟才出现毒蛇。就是这种地球上比较年轻的成员,它一出现就融入了“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样一条自然食物链中。如果人类为了食用、药用,或者出于对蛇的反感,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会越来越少。蛇数量的减少,会直接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中的鼠类繁殖过剩、鼠害猖獗。鼠害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生态环境也将遭到严重破坏。

  许多人,当然包括我在内,虽然掌握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理论常识,但还是经常在生活中犯那些“非此及彼”的认知错误。蛇确实让人听而生畏,但静下心来客观地看蛇,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人类的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完全可以排除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障碍,大大方方地说:“我属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 © right 长治日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文化·副刊
从《哪吒2》 看“中国风”
冯村的八音会
饺子是家的味道
父爱如山
一张旧照片
属蛇
咏春
长治日报文化·副刊04属蛇 2025-02-21 2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